学院现有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1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公共管理),4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政治学理论),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公共管理硕士,即MPA);有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公共关系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等6个本科专业,行政管理为1个江西省品牌专业,拥有4门省级优秀课程。学院现有在校学生2183人,其中本科生1080人,学术型研究生138人,MPA专业学位研究生960人。
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梯队完整,形成了以中青年学者和博士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88人,其中男教职工47人,女教职工41人;专任教师69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1人;博士37人,在读博士7人。此外,学院有各类客座、兼职教授37人。
学院教学辅助设施齐全,办公、教学、科研实验用房面积达450平方米。有近30个教学实践实习基地;资料室藏书3.5万余册,中外期刊73种。
公共管理学院正在秉承“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的目标和“德为先、人为本、学为上”的理念,贯彻“强学科、精管理、惠民生”的工作方针,立足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追求公共价值,尊重科学理性,弘扬人文精神,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为打造成为面向社会、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教学型公共管理学院而努力奋斗。
为响应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立体交叉的本科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公共管理学科的特色,结合公共管理学院的实际,特启动并实施“四百工程”,即“百村调查”、“百佳讲谈”、“百部经典”和“百生创业”工程。
以原行政管理学系和社会学系为基础,整合相关学科、专业于2008年9月组建成立bat365平台用户官网。目前,学院下设两个系、一个中心、两个校级研究所,即公共管理学系、社会学系,MPA教育中心,以及行政管理研究所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另有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即江西省党风廉政建设研究中心暨南昌大学廉政研究中心挂靠本院。
姓 名: 孔祥宁职务职称: 教授工 作 室:南昌大学青山湖校区办公楼317研究方向:社会组织;政治学主讲课程:非营利组织管理、社会问题概论、公共管理伦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育经历:1983年至1987年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87年至1990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学习,获硕士学位。工作经历:1990年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本校工作至今。研究课题: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主体性问题研究,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项目,主持,在研。江西省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对策研究,2015年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课题课题,主持,在研。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2008年省社科规划课题,主持,已结项。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2005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主持,已结项。经济全球化民族文化的审视,2002年省社科规划课题,主持,已结项。 学术论文:井冈山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伦理建设,《南昌大学学报》,2012.5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与社会主义价值的新拓展,《江西社会科学》,2002.6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研究》,2005.5义利之辨: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核心及其现代意义,《南昌大学学报》,2005.5论文化产业发展的政府支持,《企业经济》2005.7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前沿 》2004.9农村妇女社会问题研究,《农业考古》2005.6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主义研究》2005.6文化的现代化与多样性,《江西社会科学》2005.2“极高明而道中庸”——冯友兰人生哲学要义,《南昌大学学报》,1999.5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式现代化模式的选择,《科学社会主义》 2008.3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4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研究》2007.3 著作和教材:《中国后发式现代化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3《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研究》,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精要》,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7《至善之道——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研究》,参编,群众出版社2007.6 学术兼职:2015年6月起至今被聘为江西省社会组织首批专家组成员。 获奖与荣誉: 曾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曾被授予南昌大学“十佳中青年教师”、南昌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南昌大学优秀党员荣誉称号。